楞嚴與淨土精華摘要012
佛法的根本就是覺悟,所有的功德是從覺悟生起的!
淨界法師
這廣大的覺悟,到底有什麼妙用呢?
頂:妙用無窮,不墮諸數。
這地方的重點在不墮諸數,它沒有一定的形狀,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貌。
《楞嚴經》它依真如本性,所發揮出來的整個作用是沒有一定的相貌的,就好像頂,像佛陀的頭頂。
無見頂相
佛陀的三十二相有一個叫做無見頂相,無見頂相是沒有一個人看得到的,每一個人看到不同,有些人看到是黑色的相貌,有些人看到是白色的光明,有些人善根強,看到金黃色的光明……所以無見頂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狀。
大佛頂
就表示修學《楞嚴經》的人,他在修學善法是不決定的,他依止清淨心,順逆皆方便,以真如本性所修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,沒有一定的法門,這叫大佛頂,依止廣大的覺悟而產生無窮的妙用,這就是大佛頂的本意。
大佛頂性在本經當中強調眾生本具,這是很重要的。
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個觀念,真如本性或講大佛頂性,不是你去修行以後你才產生的,不是這個意思,而是你本來就有的,你只是把它恢復出來而已,只是恢復它本來的面目。
蕅益大師講一個譬喻說:有一個轉輪聖王,轉輪聖王有七寶千子,那是一個廣大富貴的境界,但是他夢為蟻子。他作夢的時候,他夢到自己是一隻小螞蟻,在階梯當中找一些瑣碎的東西吃,看到人就害怕,看到比它大的螞蟻也很害怕。
轉輪聖王夢為蟻子,但王體依然。他轉輪聖王的身體還是沒有消掉,還是好好的在那邊睡覺,只要他醒過來,他就能恢復他轉輪聖王的功德。
那麼他現在為什麼表現不出來呢?
因為他在作夢,問題在這個地方。
所以我們今天不是去找一個新的轉輪聖王,而是想辦法讓這夢覺醒。
佛法的根本就是覺悟,所有的功德是從覺悟生起的,因為我們最大的障礙就是迷惑顛倒,所以我們很多心靈的力量發揮不出來,譬如說大佛頂,這都是我們內心的功德。這是我們在《楞嚴經》當中,我們所要找到我們真實的本性大佛頂性。
當我們找到以後有什麼好處呢?
就依止大佛頂性來產生如來「密因」修證了義。一切的佛陀都是依止這樣的密因。
密因
密因的意思是說大佛頂是無形無相不可了知的,當你找到的時候,你心中能夠產生這樣的觀照,也可以產生這樣真實的作用,但是你沒辦法形容它的存在。
古德說:覓即知君不可見,不離當處常湛然。
你要去找它找不到,但它隨時可以表現它的作用出來,所以叫做密
我們就可以依止這樣一個殊勝的密因,來修習我空法空的智慧,而成就究竟的解脫,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。
我們也依止大佛頂性來修學菩薩的六度萬行,使令我們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的功德,變成更加的圓滿,更加的堅固不可破壞,這是成就利他的功德。
整個自利、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,這是《楞嚴經》最重要的,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本,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?我們從無量的流轉中,到底我們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麼,我們是從哪一個地方發動出來的。
《楞嚴經》講了三卷半來探討這個問題,談到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就是大佛頂性。
「密因」出處
(一)如來證悟了義之果德名祕密藏,而達到此祕密藏之因行,稱為密因。密,乃經上所說之陀羅尼,非凡小所能知,故稱密,密即因。楞嚴義疏卷八之二(大三九‧九三三上):「三世果人入祕密藏,以此為因,密之因也。又此大定具一切行,而非凡小之所能知,故名為密。密即因也。」〔首楞嚴經序、大日經卷五〕
(二)指佛菩薩之本地。楞嚴義疏卷六之二(大三九‧九一四下):「真聖利物,終不可測,以承佛制,不妄漏泄,此聖真因,唯聖自證,故云密因。」〔首楞嚴經卷六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