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自在
聖嚴法師智慧之語:「不貪戀生命,也不畏懼死亡;既不厭惡生命,也不逃避死亡,那就是生死自在。」
(1) 生命是可貴的暫時存在,死亡是必然的生命歸宿。
(2)生命的事實是無限光輝的無盡延伸。也就是說,一期的生命是永續生命的一個階段,永續的生命要比宇宙更為廣大久遠。
(3)生命的每一階段,都有一定的任務。當每一個階段的任務結束,必須進入另一階段時,便是生命之光的無限延伸。
(4)生命可貴,未必可喜;死亡可惜,未必可悲。如果沒有智慧,不論是生或死,都是苦事,如果有了智慧,就知道生死本是一線之隔的一體兩面,生不是開端,死也不是結束。
(5)死亡之後,生命何處去。我提出了三點:
①信仰中的生命,生天堂,生佛國。
②願力中的生命,再來我們的世界救苦救難。
③業力中的生命,接受果報而隨業流轉生死之中。
(6)由禪修的體驗可以證明生存與死亡,根本是分隔不開的。禪修的目的,在於開悟解脫,解脫了的人,是把生命作為修福慧的工具,既不貪戀生命,也不畏懼死亡;既不厭惡生命,也不逃避死亡,那就是生死自在。
《真正大好年》p. 0147 聖嚴法師演講於2001
做個「無病」的人
一般來說,平安就是幸福,亦說,無病就是福。
所謂「平安」,其實,心安就是平安! 心中少一些不平衡、憤 怒、恐懼、仇恨、猜疑,心便較平安一 些;多一些慈悲心、多一份包容、多一 份讚歎,也就是平安。
如此,能讓自己 不受外界環境所困擾與影響,而走出一 條有智慧的路來,就是平安。
至於說「無病」,病可分為身病與 心病兩大類。
醫生能夠治療的是身體一 部分的病,而有許多病,是要靠心來治療。
心理的病,不一定靠心理醫師,最後還是要靠自己治療的。能知足、感恩,便能治療自己的心病,若常抱持:還有一口呼吸在,就感到非常地富足,充滿了無限的未來和希望。
如此,心中就沒有病了。
心中無病,身體有一些小病,也不算什麼。
有人說:沒有家鬼,不會死人。
意思是說,若心中沒有病,心理十分健康、開朗,充滿智慧和慈悲,那任何邪魔鬼怪都不能入侵的。
這才是真正的幸福。
做個「消毒」的人
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平平安安、無憂 無慮的世界,可是我們目前的社會並不平安,焦慮太多。
出門時馬路上常見到 車禍,看報紙,每天都看到各種不同的 災難,出現在這裡、那裡,雖然大家在心裡希望平安,事實上並沒有平安的保障。
我有一次坐計程車,看見駕駛座上方,掛著十八王公、行天宮等三、四個 祈求行車平安的保護牌。結果司機老是 超車、超速,我勸告他開慢一些,
他則說:「放心,我開車平安得很,從來沒 有撞到過人。」
我告訴他:「你是平 安,但是你讓人家感到不平安。假如半路冒出一個行人,沒想到有人開這麼快的車,就會發生不幸。讓別人提心吊 膽,失去平安的保障,沒有平安的感 受,就是在製造不安。」
每一個人都希 望平安,但是能不能再想想,當我們做 事、開車,有任何動作,有任何言論的時候,是否也能顧慮到讓別人獲得平安 的保障。
若能人人都讓別人感覺平安, 我們的世界就會慢慢地成為淨土。
生活在淨土世界,應該都是健康無病的,不僅身體健康,心理也健康。
但 在我們的社會,有的人身體很好,常常運動,可是常和他人吵架,老是抱怨自 己的遭遇和家庭,抱怨社會的制度及環 境,這種表面健康而心理不健康的人, 其實是有病的,而且是害著傳染病的 人。
心裡充滿怨恨、憤怒和強烈不滿的 人,談吐中也會讓人感覺不安全、不衛 生,影響到被他接觸到的人。
若希望人間淨土在我們的環境中出 現,當要體會淨土的健康無病,就必須 要從每一個人自身做起,言行舉止,都是健康的,當別人看到你的面孔時,也 能有健康的感覺,不要讓人家見到你時 就像見到瘟神一樣,退避三舍。我們要 做個無病的人,並且也要做個消毒的 人,常為自己的心理、口頭、身體的行為消毒,也常為社會、家庭消毒,人間無病健康,淨土才會出現。
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
(《逆境,讓我們學習》《台灣,加油.從心安起步》《禪的世界.人間淨土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