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心像是攝影機,把我們內在的狀態投射到外在。
假如心智充滿了煩惱的念頭,
我們眼中的世界和身在其中的人就會讓人心煩;
相反的,
當我們的內在平安時,
這個世界和生活其中的人對我們而言,也是安全的。
你可以選擇一早醒來用濾鏡濾掉除了愛以外的一切,看見一個友善的世界。
只要我們願意,信念系統是可以改變的。
但如果想改變信念系統,就必須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那些我們過去所珍視的種種限定和價值觀。
意思是,
我們要放下對恐懼、憤怒、罪疚和痛苦的執著,
讓過去成為過去,而所有屬於過去以及被我們延伸到當下和未來的恐懼,也要隨之而去。
「我下定決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。」
指的是真心願意擺脫過去和未來,好讓自己如實地感受當下。
你可以對自己說:
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裡,我就像一個機器人,按照程序去對別人言行做出反應。
現在認識到,我可以根據自己做出的決定做出反應。
我宣稱我擁有自由,行使自己的權力,帶著愛而非恐懼去看待人和事。
停止評判,不期望事情立刻變得完美,
你有沒有給過自己一次這樣的機會:
只要一天就好,完全接納每一個人,不做任何批判?
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是很困難的事,因為光是跟某個人相處幾分鐘,就會忍不住開始批判對方,更別說一整天了。
花時間仔細想想,許多人會很訝異自己這麼頻繁地指責他人和自己,我們至覺得要停止評判是不可能的事。
但只要我們願意練習停止評判,不要期望事情立刻變得完美,我們就能做到。要想拋棄舊習慣,需要反復持續地練習。
當我們發現自己對伴侶、孩子、朋友基至萍水相逢的人重復這個相同的錯誤時,
嘗試以下的作法可能有所幫助:
試著讓心平靜下來,觀察自己的想法。
不評判他人,是另一種放下恐懼、感受愛的方式,
我們過去的那種評估別人和被別人評估的習慣,
最糟的結果就是讓我們處於恐懼中,
最好的結果則是讓我們得到有條件的愛。
想要體驗無條件的愛,就必須擺脫自己愛評判的部分。
當心中習俗個裁判出現時,
我們需要聽見強有力的內在聲音對自己和他人說:
「我全然接受並愛這你真實的模樣。」
當我們下定決心只做個發現愛的人時,
就會更容易專注在他人的優點而忽視缺點。
重要的是我對每個人一視同仁,包括自己在內。
我們同樣可以用充滿愛的方式看待自己。
不評判他人,
是另一種放下恐懼感受愛的方式。
當我們學會不去評判他人一完全接納他們,不希望改變他們,我們同時能夠學會接納自己。
你可以對自己說:
今天願意不去批判我遇見的任何人,甚至連這樣的念頭也不要有。
把你遇見或想起的每一個人看作要只是在給予愛,要麼是內心恐懼在呼喚幫助,而這正是對愛的渴求。
(吸引力法則的終極真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