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be After Effects 各視窗的中文及用途
編輯性的視窗:
1. Project(專案)視窗 →用來放置素材,以及管理素材的地方。
2. Composition(合成物)視窗 →主要顯示合成的畫面,也能於此區域編輯動畫。
3. Timeline (時間軸線)視窗 →編輯動畫最主要的區域。例如: 安排layer的順序、設定keyframe、…..等。
4. Layer (圖層)視窗 →用來修改layer的In Point(起始點)、Out Point(終點)﹔以及製作Mask(遮照)。
將動畫素材(或者影片素材)變成循環播放:
1. 在Project(專案)視窗中,點選欠循環的素材,然後按滑鼠右鍵,然後Interpret Footage>Main。
2. 設定Loop(循環)的次數。
下拉式功能表:
File(檔案功能表) →用來開啟、儲存檔案﹔輸入素材﹔專案的設定﹔…等。
Edit(編輯功能表) →提供編輯的主要功能。例如: 復原、複製、貼上、…等。
Composition(合成功能表) →設定合成的格式﹔預覽﹔儲存圖框﹔製作影片﹔…等。
Layer(圖層功能表) →產生色板﹔Layer的設定﹔keyframe的設定﹔…等。 (上述功能 亦可在Timeline視窗中找到)
Effect(效果功能表) →例如: 濾鏡、變形、…等效果。
Animation(動畫功能表) →例如: Add Expression(加入語法)、Keyframe Interpolation(關鍵畫面屬性調整) 、…..等功能。
View(顯示功能表) →調整解析度﹔開啟尺規﹔參考方格﹔…..等。
Window(視窗功能表) →開啟或關閉某些面板。例如: Time Controls(時間控制面板)
Effect & Presets(效果控制面板)
Audio(聲音控制面板)
Toolbox(工具箱)
Info(訊息面板)
Align & Distribute(排列面板)
Help(查詢功能表) →提供軟體教學、快速鍵的查詢…等。
Timeline(時間軸線)視窗
Layer(圖層)的Transform(轉變功能) :
1. Anchor Point (圖層的軸心點) 快速鍵→ .A.
2. Position (圖層的位置) 快速鍵→ . P .
3. Scale (圖層的縮放) 快速鍵→ . S .
4. Rotation (圖層的旋轉) 快速鍵→ .R.
5. Opacity (圖層的不透明度) 快速鍵→ T
下拉式功能表
Effect(效果功能表)裡面的:
→ Audio(聲音的特效)
→ Blur & Sharpen(模糊影像,以及銳利影像的特效)
→ Channel(變換顏色頻道的特效)
→ Color Correction(調整色彩的特效)
→ Distort(讓影像變形的特效)
→ Expression Controls(語法控制的特效)
→ Generate(影像愛炫的特效)
→ Keying(影像去除某顏色的特效)
→ Noise & Grain(讓影像有雜訊的特效)
→ Paint(手繪的特效)
→ Perspective(讓影像有3D感的特效)
→ Simulation (讓影像模擬大自然界現象的特效)
→ Stylize(讓影像產生印象派風格、…..等的特效)
→ Text(產生文字、數字、…..的特效)
→ Time(變化時間播放的特效)
→ Transition(影像轉場的特效)
→ Utility(校正系統功能的特效)
下拉式功能表Edit(編輯功能表)裡面的:
→ Purge(清除佔據記憶體的Undo…等資料,以便提高工作效率)
Timeline(時間軸線)視窗上的圖層屬性開關︰
1. Shy (圖層害羞) →用來隱藏圖層。 (並不是關閉圖層在合成視窗上的影像喔)
2. 功能甲: Collapse (邊界瓦解) →開啟之後, 能使被當做素材利用的Composition(合成物)其邊界外面的影像能被看見。
功能乙: Rasterize (優化向量圖檔) →開啟之後, 能使向量圖檔(例如: Adobe Illustrator的.ai檔案)的畫質更佳。
3. Quality (圖層畫質) →實線時, 圖層畫質最佳。
4. Effect (效果關閉/開啟) →可用來關閉加諸在圖層上的效果。
5. Frame Blend (畫面混合) →如果將圖層長度增長, 而使該圖層的動畫變成慢動作時, 此畫面混合的功能可製造每格frame(畫面)的殘影, 而使慢動作看起來更順眼。
6. Motion Blur (動態模糊) →會使移動中的圖層其影像產生一種行動中的模糊感。
7. Adjustment Layer (指派效果的圖層) → ( 下拉式功能表Layer―New―Adjustment Layer )
Adjustment Layer這個圖層本身沒有影像示人, 然而會將自身承受的效果轉移給下面的每一個圖層來呈現。
8. 3D Layer (圖層3D化) →開啟之後, 該圖層會多出一個Z軸, 而且Composition(合成物)視窗裡的環境會變成三度空間。
9. Open Parent Composition (揭露身份為母親的合成物) →甲合成物若是被帶進乙合成物圖層, 那麼甲乙的關係就像是母子的關係。身份為母親的合成物可利用此功能示眾她孕育 形成一個了哪些後代。
10. Live Update (即動即見) →若是此功能不開啟, 移動中的圖層將以框線呈現, 並且依然可以看到移動前的自己尚在原地。
11. Draft 3D (關閉3D特效) →可用來關閉例如光、影、攝影機景深….等耗記憶體的3D特效, 以便提高軟體的工作效率。
12. Shy(圖層害羞)的總開關。
13. Frame Blend(畫面混合)的總開關。
14. Motion Blur (動態模糊)的總開關。
15. Brainstorm (腦力激盪) →此功能會根據你keyframe的設定, 演變出多種風格的動畫供你參考採用。
16. Graph Editor (曲線編輯面版) →開啟之後, 可叫出keyframe的曲線編輯面版。
下拉式功能表 Effect(效果功能表) 裡面的文字效果:
∟ Text
∟ Basic Text(平常文字)
∟ Numbers(碼表數字)
∟ Path Text(路徑文字)
∟ Timecode(時間碼)
1. Position(文字位置)
2. Fill(文字內部填色) and Stroke(文字邊框填色)
3. Size(文字大小)
4. Tracking(字距調整)
5. Line Spacing(行距調整)
6. Composite on Original(開啟後,能使地主的影像顯現)
以下項目Numbers(碼表數字)才有
7. Value/Offset/Random Max(設定開始與終了的數字)
8. Random Values(開啟後,數字順序會變得不規則)
9. Decimal Places(小數點後的位數)
以下項目Path Text(路徑文字)才有
10. Path Options(路徑種類):
Bezier(曲線)、Circle(圓線)、Loop(轉一圈再直線離開)、Line(直線)
11. Reverse Path(開啟後,文字將180度旋轉位於路徑的另一側)
12. Kerning(微調兩字母之間的距離)
13. Orientation(字母就地旋轉的度數)
14. Horizontal Shear(向量傾斜變形)
15. Horizontal Scale(調整文字胖瘦)
16. Vertical Scale(調整文字高矮)
17. Alignment(文字朝某方向對齊)
18. Left或Right Margin(讓文字沿著路徑往邊界移動)
19. Baseline Shift(以路徑為基線,將文字往上或往下移動)
20. Advanced→ Jitter Settings(讓字母不安份的亂動)